第233章 三掌之誓(1 / 2)

医匡九合 影山红 1953 字 1个月前

卢象升现在的官职是北直隶右参政,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

也就是说张力是一个地方的兵备道,这位卢大人大致等于兼职三个地方兵备道……

而且这三个地方都是京师周围的战略要地,非同一般。

张力很清楚,明年崇祯六年,卢象升便要一飞冲天,他会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这等于是集后世几个大军区司令员于一身了!

不过他此时的对手,还是农民军。

农民军遇到他,印象中愣是是没赢过一阵--明史中记载‘贼骇走,相戒曰:遇卢象升即死,不可犯。‘

张力笑眯眯地看着卢象升,暗自忖道:本少爷既然来了大明,卢公自然是要跟我混的呀!

由于是初次见面,两人也难免寒暄了几句,之后卢象升便步入正题,说起了辽东之事。

张力由于开了几百年的外挂,自然对辽东知之甚详,连多尔衮偷了他哥的妃子孝庄这种事儿,张力都说自己已经打探到了。

卢象升原本也不信,不过张力越说越详细,到了后来不免有些半信半疑。

辽东应对之策,张力提出的是编练新军,精兵简政,屯田自给等策。

这些策略与卢象升不谋而合,会谈的气氛更加和谐。

有道是惺惺相惜,席间张力又与卢象升连干了三杯,关系近了许多。

正所谓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张力在撤去酒席,准备告辞之时,开始了自己拉拢计划的第一步。

张力看了一眼脸色微红,似乎有些不胜酒力的卢象升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卢公剿贼,百战不殆,不日便要高升了。‘

卢象升眉头皱了起来,摇摇头道:‘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治标不治本,百战百胜又有何用?‘

张力琢磨着与朝廷大臣谈话,需得文言文一点才好,不可太白话,于是点头道:‘今国朝内忧外患,卢公何以教我?‘

卢象升一愣,张力这是问自己应对之策,他沉吟片刻,终究叹了口气,不发一言。

张力又加了一把柴火,叹道:‘朝廷衮衮诸公,多是空谈之辈。空谈还则罢了,还在背后下绊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呀!‘

卢象升愁眉紧锁,片刻之后,轻声道:‘国无道,至死不变--如此而已。‘

张力心中有些感慨,站在历史角度,卢象升忠于大明朝也是必然的,他也不可能去建立什么新中国。

不过自己来了么,卢大人就不可再‘愚忠‘了。

张力看着卢象升的眼睛,淡淡地道:‘卢公可知岳武穆之事乎?‘

这便是明知故问了,岳飞之事,孩童皆知,卢象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卢象升沉默了,低头不语。

张力酝酿好了情绪,朗声道:‘自古未有权臣在内,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是啊,想那岳飞功劳越大,就越被宋高宗和秦桧猜忌,甚至连下十二道金牌,下令其班师回朝。

卢象升有些动容了,很快便站了起来:‘张……张大人,象升谨受教了,然则为之奈何?‘

张力眼睛微眯,暗自忖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人家卢大人也不可能纳头便拜,需要在他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以后迟早会有发芽的那一天。

本少爷多希望‘王八之气‘四射,振臂一呼,猛将良臣便纷纷前来投效呀!

不过那种桥段太过‘龙傲天‘,在历史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张力一脸悲愤之色,长叹一声:‘卢大人问如之奈何,本官只能说莫谈国事!卢大人,本官前往辽东是要编练新军的。来日卢大人如若陷入危局,本官虽千万里,亦必赶来救援!‘

张力此言一出,卢象升身子一颤,看向张力的眼神与刚才明显不一样了。

张力决定再加最后一把柴火,揣摩好了文言文用词,感慨激昂地道:‘力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平乱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唯见虚谈横议之徒!如有同心者,请自卢大人始!‘

说完这话,张力伸出了右手,高举到卢象升胸前。

卢象升一时间激动得浑身发抖,竟不能发一言,伸出了右手与张力连续三次击掌--

这便是三掌之誓了!

……

一晃又过去了几日,宁远既然闹兵变,张力就必须尽快赶过去了。

此刻,张力正骑着快马赶往晓月山庄。

自己收到消息,柳如是病情已经稳定,后面应该只需要静养调理即可,不过还是需要自己去看看。

柳如是知道自己的母亲和‘正妻‘若晨在照顾她,惶恐无比,坚决拒绝,说她身份低微,绝不敢劳烦老夫人和若晨姐姐伺候……

张力心中一痛,照着马屁股狠狠抽了一鞭子,马儿吃痛,行进速度又快了几分。

张力来到晓月山庄以后,径直去了柳如是病房。

然而柳如是却不在,伺候的小丫鬟说老夫人将柳如是安排在别处了,张力只得先去找母亲宋秀娘。

母亲宋秀娘被张力从城中接来以后,便住在了内宅的一处偏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