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制衡之术(三更)(1 / 2)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1931 字 1个月前

“关西七卫现在被挡在了大名城下,待攻克通州城后本侯将亲率大军南下,将其围歼在大名府境内!”

本来,李云天并不打算在此次会议上谈及关西七卫,不过既然赵勇提到了关西七卫,那么他自然要给大家交代一下,故而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将后,用手里的小木棍一指地图上的大名城,意气风发地高声说道。

虽然李云天并不想对关西七卫下狠手但此时他却不能表现出来,以免影响了部队的士气。

关西七卫在北直隶劫掠了一番后不顾阿鲁台的劝阻,想要南下到大明最为富庶的江南抢夺,结果被大名城的明军挡在了黄河北岸。

大名城是黄河北面的一座具有重要作用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守住大名城就等于堵住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

说起大名城,里面还有一段典故,宋仁宗时期面对契丹南侵的威胁,导致朝廷里有很多大臣想要迁都以及与契丹讲和,不过宋仁宗最终采纳了丞相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以彰显与契丹决战的新意。

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因此面对积极备战的大宋不战而怯,随后打消了南侵的念头。

宋仁宗新建的这座陪都,就是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外城周长四十八里,宫城周长三里,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号称“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大明立国后,随着永乐帝迁都北平城,大名城的战略地位随之降低,不过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依然是黄河北岸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作为大明防备北方鞑靼和瓦剌的后方城池,大名城的驻军不多,只有五千人的规模,幸运的是周征在关西七卫从倒马关进入北直隶后给山东都司、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下达了固守阻击的命令,因此山东都司派了三万援兵进驻大名城,进而使得大名城有足够的兵力阻挡关西七卫前进的步伐。

关西七卫已经两次攻打大名城,可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攻城器械因此皆在大名城的高墙面前铩羽而归,万余名仆从军士兵在关西七卫的驱赶下倒在了大名城下。

与西域相比,繁华富庶的江南简直就是关西兵心中的天堂,对他们有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他们可不想被一座小小的城池阻挡住南下的步伐,因此一边建造攻城器具,一边蜂拥而出在附近州县掠夺壮丁准备再次攻城。

李云天在收复通州城和居庸关后将挥师南下,把关西七卫的士兵包围在大名府,然后视情形对关西七卫进行打击,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军事会议结束后,赵勇、薛义和李大牛等人急匆匆地回去准备各自的作战事宜,当山海关南面的蒙古军队被消灭后,攻打居庸关和通州城的明军将齐头并进同时向两地发动袭击,这三场大战将决定明军与北元之间这场大战的走向。

一间厢房里,李云天皱着眉头望着桌上的一张标明了明军和鞑靼、瓦剌以及关西七在山西行都司、完全都司和北直隶势力分布的态势图,蒙古军队的主力都在北直隶境内,只要消灭了北直隶的蒙古军队那么大明就赢了这场大战。

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北直隶随时都可能迎来一场大雪,他必须要赶在大雪来临前打下居庸关和通州城,将北直隶的蒙古军队牢牢地困在居庸关以南,否则大学一至将给军事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幸运的话他还能够在大雪前收拾了关西七卫。

“相公,吃晚饭了。”就在李云天全神贯注地伏在地图前心中暗自推演着战争走势时,耳旁响起了雷婷的声音。

雷婷的身后跟着一名身穿骁武军军服的俊俏中尉,手里拎着一个食盒,有条不紊地把食盒里的饭菜端出来摆在了桌上。

这名女中尉不是别人,正是李云天新娶的达颜部小郡主诺敏,诺敏在雷婷的影响下不想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就跟在雷婷的身边给她打下手。

随着手头上的公务越来越繁重,雷婷也需要一个人来帮她,由于不仅要负责李云天的饮食起居而且还要接触讲武堂的骁武军的机密,因此她要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而诺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既适合照顾李云天的生活也不会向外泄露机密。

格根塔娜对诺敏的这个决定非常支持,在她看来诺敏以后要想真的能在李家立足的话,就必须要像雷婷和陈凝凝等人那样有一番事业。

再者说了,如果诺敏能成为李云天的帮手那么对达颜部也是大有裨益,毕竟讲武堂和骁武军可谓是宣德帝的心腹衙门,诺敏能在这种机要衙门里做事会使得达颜部从中获益匪浅,外界无人敢轻易招惹达颜部。

诺敏以前觉得雷婷做的事情挺简单她可以轻松应对,可是当她真的投身其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雷婷不仅对李云天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还游刃有余地处理着下面送来的大量公文,而单单骁武军的地图她都看不懂更别提其他的事情了。

因此,诺敏现在一边给雷婷打下手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想要尽快适应她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