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师离渊探无岸海(1 / 2)

神医魔后 杨十六 2738 字 29天前

能不能想到办法,夜温言也不知道,但她必须得知道更多的关于大妖的信息,以及大妖跟申家之间的纠葛。虽然申暮阳跟她透露了一些话,但是那些远远不够。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恐怖的存在,她必须得尽可能的知道更多的细节,然后才能去琢磨如何应对。

但是对着这位申二夫人,她就不能摇头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办法,她硬撑也得把这个场子给撑下去,从而取得信任,顺利把话给套出来。

于是她对着二夫人点了点头,“有办法,但夫人您必须得配合,把您知道的都说出来,还得说实话。但凡有一句假话,我的办法就会有偏差,可能就不行了。”

二夫人看着她,有些不敢相信,半晌又道“我为何要相信你你不过是个小姑娘,最多也就十五六岁吧而且我能看出来,你病得很重,眼下同我说话都是强撑着的。这样的你,叫我如何相信你能对付大妖这天底下如果说真有人能与那大妖较量,恐怕也就是炎华宫那位帝尊了。只是山高皇帝远,帝尊常年住在临安城,无岸海这边的事情问都不问,申家给大妖送了四百年的孩子,这件事情帝尊都不知道呢”

夜温言心里也犯了合计,四百年了,申家干了这么大一件事,师离渊真的不知道吗

应该是不知道的,否则他不可能眼瞅着申家养虎为患。可申家这事情捂得也太严实了,四百

多年居然都没有被人发现过都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申家真的能守住这个秘密

她把疑惑说给二夫人听,二夫人听过就笑了“申家每隔一年就要祭海一次,这种祭祀可不是在海边上被一大堆人看着进行的,而是由申家人乘船出海,进入海阵,然后在重重海阵的包围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从送出孩子,到大妖吃掉孩子,再到大妖回到海底,岸上的人什么都看不见。当然,申家去的人也很多,这个过程他们都会看在眼里。但是看过又能如何呢大妖会有选择地抹去一些人的记忆,让他们只记得是来祭海,别的什么都记不住。”

夜温言不解,“可是明明你们都知道这件事情,赤云城申府的那个小妾也知道,而且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还把孩子给换了。结果还是没瞒过申家人,临逃跑时被抓了回去。”

二夫人听了就笑,“愚蠢,要是孩子真能被换,早就有人换了,还能等到她这一年至于你说的为何还是有很多人知道这事,那是因为大妖对记忆的抹除并没有那么干净,至少被吃掉的孩子的生母,它是抹不去这段记忆的。所以申家有很多疯掉或傻掉的女人,那都是亲眼看着孩子被吃掉,受不住刺激的。还有我们这些正室发妻,家族也不会瞒着,因为只有我们知道真相,才能够不去阻拦男人纳妾。因为只有男人不断地纳

妾,才能不断地有庶子或庶女出生,才能保住我们生的嫡出子女。不过申家也是厉害,四百年严防死守,纵是有那么多活口,还是让他们把秘密守了下来。说起来,这也算是个奇迹。能瞒得过帝尊,真是奇迹。”

二夫人感慨了一会儿,再看向夜温言,忽然就皱了眉,且眉心越拧越紧。

“姑娘,我以前是不是见过你总觉得你有些眼熟,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是在何处见过。”这话说完,又自顾地摇了摇头,“不可能见过的,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南边,出生在赤云城,出嫁后就到了海仙镇,怎么可能见到过北边来的姑娘。除非姑娘你到申府来过,可那也不对,以你的姿色,但凡到家里来过,申暮阳都不会轻易的放过你的。

见没见过都不重要了,今日你我能有这番交谈,那便是缘分。我方才回忆了一下,是有听说过大妖与申家的契约就是四百年整,算算年头,今年就已经是四百年了。或许你说的是对的,这次祭海与以往不同,四百年之期已到,大妖可能就要出海了。

那我便与你讲一讲,关于申家和大妖,以及那位帝尊之间的恩怨纠葛”

二夫人讲起申家祖籍上记载着的,关于大妖的事情,也说起了四百多年前师离渊镇压大妖时,葬送了申家全族的性命。当所有真相摆在眼前时,夜温言忽然生出一阵恐惧。

有一种不好的感觉由

内而外的升腾起来,以至于二夫人越说她越害怕,到最后二夫人都不再说了,转而对她说“姑娘你要实在不舒服,就到榻上躺一下,我见你脸色愈发的苍白,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你放心,我知你并不愿意嫁给申暮阳,我也不问你为何来到申家,又为何说自己能有办法对付大妖。就算你没有办法也没关系,这件事情我既然说了,就是做好了跟申家翻脸的准备。这些年我也受够了,只要一想到那些死去的孩子,一想到府里那些疯掉的可怜女人,我就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再这样下去我也活不长了,不如就拼一把。

我去替你跟申暮阳周旋,让他不能够顺利迎娶你,但是你自己也得想办法,离开申府,不管逃到哪里去,都不要待在申家。大妖出海,还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申家想得太美好,申暮阳甚至都想要做皇帝了。可是我总有一种预感,那大妖不会帮着申家,它被镇压在海底那么多年,真正想做的,应该是杀死一切知道它这段经历的人。等到再没有人记得它被镇压过,它才能真正地翻身,真正地成为天地之主。

我想,它应该也是羡慕帝尊的,所以等到那时,它也会扶植起一个王朝,然后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下一个帝尊一样的存在。只不过妖就是妖,它跟人是不一样的。由它扶植起来的王朝,只怕再也不是现在这般天

下太平,国泰民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