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会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当然不是说在欣赏景色的前提下,而是在落难的前提下,陆地上的人习惯于在陆地上求生,而在海上,则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人类是陆生生物,对于大海有天生的劣势,无法驾驭大海这庞然大物。
而且,海里面虽然有着丰富的食物和足够人类使用很久的资源,但是无论何种方式的提取都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而且热量不高,只吃海鲜的话,很难保证人体内的营养需求,而且还会使得需水量上升,海水可不能乱喝,这一点很重要。
而且如果落难的人数很多,而避难的小岛屿并不是太大,而且物资含量也不足以让这些人支撑到获救的那一天,那么情况就会更加糟糕,当然了,如果都是男人,还是成年男人的话,至少可以保证劳动力的充足,还有自我防卫的能力。
中路出海的船队落难人员如今就集中在琉球群岛,原本只能避居在一座比较大的岛屿上,后来人数太多,而岛屿上的空间和资源都不够用了,大家能看到这座岛屿周围还有不少小岛屿环绕着,于是乎就一起努力砍伐岛上的树木做成木筏,将不少人逐步的运送往其他岛屿,分散人数,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争取大家都可以撑到获救的那一天到来。
“刘副总管,今天咱们又发现了两座岛屿。已经把一千人送到了那两座岛屿上,现在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家基本上都可以靠着海鱼和海菜还有一些海鸟之类的食物撑住,不会饿死,这些海岛上都能找到食水,也都把它们煮沸了才喝掉,所以没有疫情发生。”一名穿着吏员服饰的小吏抱着一堆纸张对一个端坐在木桌旁书写着一些什么东西的男人报告道。
男人看上去三十余岁,一脸精干的模样,此时正在埋头写着些什么,听到有人前来报告情况。放下笔。抬起头,很有气势的说道:“嗯,我知道了。”
此人赫然便是刘仁轨。
舍弃了小小的官位,加入了纵横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纵横家。获得了苏侯爷的青睐。很被他看重,并且在后来被调往北边草原上担任大唐和薛延陀部落通商的总管,这一次七王出海事件中。刘仁轨被苏宁掉了回来,担任中路扬州出海船队的船队副总管,而总管不过是李博义府上的一个管家而已。
小小管家自然不可能掌握什么实权,李二陛下向每一支船队都派遣了副总管,这个用意大家都明白,船队中随行的军队和武装人员都要听从副总管的调遣,除了航海方向和做生意的事情,其他一切大权悉归副总管,考虑到大海之上天高皇帝远,万一出了一点儿什么事情,律法威严不再,就需要用强悍的武力来维持秩序,一般的文官不行,武将更不可以,所以,就需要性格强悍的特殊性质的文官。
当时还是纵横司的纵横部纵横家外交官们就获得了李二陛下的青睐,觉得这群人是最好的人选,做事情毫不拖泥带水,而且可以下狠手,思维方式是纵横家的思维方式,杀伐果断,因为事关重大,三支船队的副总管都是优秀的纵横家,刘仁轨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被李二陛下点名要回来做了扬州出海船队的副总管,总览一切大权。
是他在遇到大风暴之后果断下令回撤,是他在落难岛屿之后果断下令丢弃船只入岛避难,是他集合一切力量选出一百名勇士回到大唐通风报信,并且以他丰富的海洋知识和海岛知识让所有人都没有死于饥饿还有疫病,所以,如今这几万人,基本上都是唯刘仁轨马首是瞻,这就是威信。
刘仁轨的丰富知识是出发前苏宁给他恶补的,出发之时苏宁还特意嘱咐刘仁轨要把沿途所见所想所猜测都写下来,带回大唐妥善保管,交给相关人员作进一步研究,第一次航海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关键是要为后面的船队争取到丰富的经验和相关技术,绝对不能玩忽职守,还有,一旦有人心存不轨,斩立决。
一路上,七个人被刘仁轨斩立决,都是亲自动手,血染文士袍。
所以大家都安分的很,认真听从刘仁轨的命令,老老实实的按照刘仁轨的安排分成好几个队伍,然后居住在不同的岛屿上各自开发生存空间,船上带下来的食物不多,大家都要亲自到海里面捕鱼,寻找可以果腹的海鲜或者海鸟,一切发现的类似于食物的东西都要拿到刘仁轨这里,先给他过目确定可以吃之后才可以吃,绝对不能乱吃,尤其不准吃生的东西。
但是食物数量有限,大家都吃不太饱,于是有几个人偷吃了生的海鲜,结果拉肚子拉得几近虚脱,刘仁轨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以热水热食给他们服下,加上一些奇奇怪怪的药材,居然救活了他们,后来严厉审问之后就清楚了,他们偷吃了海鲜,结果拉了肚子,热乎乎刚出炉的现实告诉大家,跟着刘仁轨才能活命。
穿上原本带着的干粮之类的已经全部吃完了,粮食除了土豆就没有多少东西了,倒是还有不少腌菜和腌肉,这些东西储存起来很容易,所以每到饭点的时候就可以吃土豆,吃肉煮出来的汤盐重,就算没有海鲜也不至于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