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播音员看着场内情况,喃喃道:“看来双方队员对裁判的这次判罚有着不同的意见,拜仁球员觉得主裁判的判罚有问题,正在和主裁判理论。”
贺伟也道:“这球到底进没进呢?可能球迷朋友看得不是很清楚,我们需要等一下慢镜头的回放。啊,现在已经开始回放刚才张述杰的射门,我们先看一下。”
这个回放的慢镜头是从多个角度播放的,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清楚的看到,波多尔斯基破坏之前,皮球的确没有越过球门线,但是球在击中横梁再弹回去时,整体已经越过门线了。
这个球是有效进球无疑,裁判的判罚出现了问题。
王诗晗看了慢镜头回放,忍不住轻嚷道:“这什么鬼裁判?眼睛长哪儿去了?”
与此同时,贺伟的声音传来:“这的确是一个进球,裁判在判罚上有失误。不过那样的情况如果不借助一些高科技的话,单凭肉眼也很难有个准确的界定。或许我们不应该都去责怪裁判,应该过多的考虑一下足球比赛是否也应该在欧冠联赛中采取门线技术。”
贺伟的话有几分道理。到目前为止,国际足联只在一部分国际大赛中使用过门线技术,联赛中还没有完全普及,欧冠也还没有开始运用,否则张述杰和他的队友也不至于会去和裁判辩解了。
想要把这项科技手段运用在每一片职业球场上,也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镜头再次回到球场,双方队员已经各自散开。这次争论导致本应该继续踢下去的比赛中止了足足两分钟,最后还是主裁判掏出了两张黄牌才把一切平息。这两张黄牌全部给了拜仁的球员,分别为穆勒和里贝里。
比赛重回正轨,镜头先是给了海因克斯,拜仁主帅嘴里喋喋不休,估计是在埋怨裁判,既然都判定这球无效了,为什么还要给我们两名主力黄牌?
随后镜头又给了张述杰一个近景,这位年轻的中国前锋似乎还心有不甘,是不是他在想自己的第一个淘汰赛进球就这么被裁判抹杀掉了。
镜头再次回到了球场上,王诗晗惊奇的看到,波多尔斯基正在球场上飞奔,身后跟着一大片队友,那场景明眼人一看便知,阿森纳队进球了。
“呃……刚才在回放慢镜头期间阿森纳是进球了,目前我们暂时无法得知这球是怎么进的,只知道进球队员是波多尔斯基,这位拜仁弃将为阿森纳扳平了比分。我们只能是再次等待回放画面来看整个进球的过程了。”
现在镜头还是停留在波多尔斯基的脸上,看他的模样,就不难猜到他心里有多么的兴奋。阿森纳的球迷也是激动不已,终于是在上半场结束前把比分追回到了同一起点,只要保持住这个平局,下半场就有更多的精力跟拜仁对拼。
摄像机又对准了温格,“教授”站在教练席旁边,颇有风度的为波多尔斯基鼓了鼓掌,很快他便坐了下去。镜头又跳到了海因克斯这边,他坐在教练席显得很沉默,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有什么情绪。
终于,画面回放开始了。阿森纳之前一波进攻刚打进拜仁禁区,就被范比滕头球解围,却没有顶远,顶给了沃尔科特,沃尔科特的射门打在了马丁内斯的大腿上,弹给了威尔希尔,威尔希尔又用一脚似射似传的射门踢到了波多尔斯基的脚边,后者在门前五米处撬开了诺伊尔的十指关,将场上比分变成1:1!
这是比赛的第三十四分钟,前拜仁球员波多尔斯基攻破了老东家的大门。
波多尔斯基也很开心,拜仁慕尼黑三年前夏天放弃了他,没想到今年欧冠再碰面时就他就打入一球。张述杰看着满面笑容的波多尔斯基,突然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会儿他还在帕尔马,是他刚刚成为职业球员的第一年,主力位置尚不稳固。他还记得那轮意甲帕尔马的对手是罗马,还是在客场作战,正巧帕尔马队中有一名罗马弃将:帕努奇。
那场比赛双方上演了一场大战,最终比分为3:3,帕尔马能在客场逼平强大的罗马,正是依靠帕努奇的一传一射,才能带着一个积分离开奥林匹克球场。
这样类似的情况在球场上屡见不鲜,通常被原球会抛弃的球员,遇到老东家后都特别来劲,有人说这是为了争一口气,也有人说球员是想让老东家后悔,不管什么原因,这种奇闻应该也算是足球场上一个很有趣的资谈了。
上半场的时间显示为三十五分钟,还有十分钟就将结束。考虑到之前球场上的骚动,这伤停补时可能会比较长,估摸着至少有三分钟。
拜仁本有再次领先的机会,张述杰和克罗斯在前场小范围的二过一已经冲散了阿森纳的后防,随后张述杰直塞穆勒,但穆勒太过追求于角度的精准,他的推射擦着门柱滑出了底线之外。
穆勒也觉得很遗憾,这是他本场比赛的第一脚射门,离改写比分只有毫厘之差。
还有六分钟,就将迎来伤停补时。这六分钟里不论拜仁还是阿森纳,都没有再射门,大多时间双方都在中场拼抢,即便球传到了前场,前锋队员也找不到好的射门良机,局势就这么僵持着。
上半场到了伤停补时,三分钟。两位主教练现在都稳坐教练席,没有给出任何指示,他们都在等着下半场。
克罗斯的斜塞找张述杰,卡索拉出腿挡了下球,皮球滚到了另一边。施魏因施泰格和威尔希尔跑去争球。旁边不远处的主裁判把哨子放在了嘴里……
“嘟,嘟,嘟——”
三声哨音,两短一长,这也宣告了上半场比赛的结束。张述杰用球衣擦了擦脸,穆勒从他身边走来,两人结伴一起走去了更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