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莳花记 温凉盏 4076 字 5天前

襄荷松了一口气,陪着赵寅年又逛了会儿院子。眼看天色不早,赵寅年便提出要告辞,兰郎中留他用晚饭,赵寅年自然推辞了。襄荷便与兰郎中刘寄奴一起将已经成熟的果实都摘了,用篮子盛了让赵寅年带走。

赵寅年与赵掌柜拎着篮子上了马车,与兰家三人道别后便赶紧启程回城,再晚会儿,城门便要关了。

驾车的伙计扬鞭催马,马车驶上离村的小路,不过一会儿便转上了官道。车厢内,赵掌柜这才有些疑惑地问道:“少主子,您为何对这兰家如此另眼相待?他们虽有个不错的法子,但依我看来也不过是一时运气,无根无基的,也没甚深交的必要。那印字儿果实虽有利可图,但对咱们赵家来说也不过是些微小利,像今日这事,打发个伙计来送银子就是了,哪里用得着您亲自来?”

赵寅年靠在车厢上懒懒一笑:“赵叔,不是我自夸,你鉴宝是把好手,可看人却不如我啊。”

听了这话,赵掌柜也不生气,反而连连点头。

赵寅年又道:“这笔生意是清柯亲自嘱咐的,我探听过他的口风,他似乎对这一家子颇感兴趣。清柯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那才是真正的无利不起早,比我这个商户出身的更像个商人,南洋海运那事儿,若不是他牵线引得周家也下了场,只凭咱们赵家一个商户,能接得下这么大的盘子?只怕不被朝廷生吃了都算好了。”

赵掌柜想起那狡诈如狐的周家二少爷,又点了点头。

赵寅年叹了口气,随即道:“不过,这倒不是我如此看中兰家的原因。你是没见今日经义坪上的事儿,兰家那小丫头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卜院长对她另眼相待不说,京里来的那位竟为她动用了最后一枚沉香令——”说到这里,他瞅了眼赵掌柜。

赵掌柜心领神会,“是那位襄城县公之后?”前朝废太子被封襄城县公,时人便以此称之。

“是哪。”赵寅年又叹了口气,似乎颇为惋惜,“看上去也是芝兰玉树的人物,可惜当年一场大火,落得个眼瞎腿残的下场,如今又被逐出京城,这命啊,实在是说不得!”数十年之前,谁能料到谢氏子孙会落到如此地步?

赵掌柜不解,“既然如此,那位看上去自身尚且难保,他看重的小丫头又有什么值得少主子拉拢的?”

赵寅年笑笑:“如今落入泥泞,但谁知会不会重回枝头?赵叔你可知道,那位可还有个好姐姐在宫中呢。”

世事难料,谁也料不到今日得势的人明日会不会失势,今日失势的人明朝又会不会咸鱼翻身。赵家不过一介商贾,家中子弟无一为官,能屹立襄城上百年,凭的不只是做生意的手段,更是丝毫不错过任何一丝机会的执着。

**

兰家这边,送走了赵寅年一行人,三人便关了门准备休息去了。关门的时候,襄荷耳边似乎听到什么声响,转头一看,却什么也没发现。

“怎么了?”刘寄奴问。

“没什么。”襄荷摇摇头,“许是我听错了。”

三人进了院子,将大门落了栓,门口便再无一个人影。

过了半晌,门前的槐树林后才有一个瘦小的黑影鬼鬼祟祟地走出,踮着脚扒在门缝里望了望,但兰家堂屋门紧闭,什么也看不到。黑影轻轻啐了声,很快便又轻手轻脚地离去了。

☆、第2章 .08|

送走了赵寅年,兰家三人关上门数银子。

堂屋里唯一一盏油灯点起来,昏黄的灯光照得室内光线如融化的蜡般柔软而模糊。襄荷将装银子的盒子放在桌子上,又跑去自己屋里将藏在床板下卖珍珠得来的银子也挖了出来,与盒子里的放一起。

除去零碎的铜板,兰家如今一共有整锭的银子一百九十两,这段时间整日好吃好喝,也只是把卖珍珠的零头给花了,虽然也是兰家并没怎么大手大脚的缘故,但也可以看出如今的银子是多么值钱了。即便什么都不做,这剩下的银子也够兰家颇为宽松地过一生了。

但襄荷可不准备坐吃山空。

“爹,我们开医馆吧!”她笑眯眯地道。

她早就有给兰郎中开医馆的念头,只是之前一直因为各种事耽搁,如今卖果子的事上了轨道,手里又刚进账了一笔银子,她的心思便又重新活络起来。她掰着手指头一一给兰郎中说着开医馆的好处:“你看,开了医馆你就不用到处奔波,附近乡民看病也不用苦苦熬着等你回来,咱家还能有个固定的进项,可不比坐吃山空强多了。”

兰郎中自然也知道这些,因此襄荷没费什么功夫便把他说服了,只是在医馆选址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小小的争执。

襄城人多,有钱人也多,依襄荷的意思,医馆自然是要开在襄城才有赚头,因此便想在城里找铺面。若是放在以前,兰郎中兴许会答应,但如今襄荷很可能九月就要去书院读书,在书院读书平日自然是要在书院住宿。兰郎中若住在城里,两人要相见,恐怕只能等书院的休沐日,书院十日一休,对兰郎中来说,这简直太过漫长。但若将医馆开在镇上,兰郎中无事时便可以看望襄荷。

两人争论了一番,最后还是刘寄奴提议,等先各自在城里和镇上看了铺面,比较一下再说,三人这才敲定了关于开医馆的事儿。

说完医馆的事儿,襄荷又寻思着用余下的钱做些什么。除了将三人的衣食住行提升一下标准,家里老旧的家具也该更换了,而茅草搭成的房屋每到大雨天便漏水,因此房屋翻修也要提上日程。外墙的蔷薇篱笆虽然好看,但防护性还是有些差,以往兰家一穷二白不怕什么,但如今既然有了点小财,便也不可不防,还是需将砖墙砌起来。

将银子用途都规划好,天色也已经黑透,三人都回了各自卧室睡觉。

将卧室的油灯点燃,把银子重新放回床板下,襄荷心情甚好地看了看窗前的蕙兰,想起几天没给它浇水了,便拿了专门浇花的葫芦灌了半葫芦水,沿着兰根将水缓缓浇入盆中。

浇水时,襄荷见外缘兰根处似乎有什么鼓起,但灯光昏黄,她便也没注意,浇过水便径自睡了。

翌日清晨,伸了个懒腰后,襄荷习惯性地看向窗前的那盆蕙兰,然后,她惊讶地瞪大了眼。

——蕙兰出花葶了!

花生大小的一个小苞,宛如玉质的嫩绿色鞘片紧紧包裹着花葶与花苞,还是刚刚出土的颜色,嫩生生,水润润,仿佛害羞的小姑娘。

襄荷这些日子忙着各种事,也没怎么注意过它,谁知它竟偷偷冒出了花芽!看情况已经冒出好几天了,因为长得慢,之前还恰好被一片叶子挡住才没有被发现,如今花芽长高了一些,将那片叶子挤到一旁,襄荷才看到它的真容。

蕙兰花期在三至五月,前些日子襄荷去小玉峰采药,峰上几丛兰草都已凋谢。且如今已是六月初,窗前这盆蕙兰迟迟没动静,襄荷便对它没了期待,以为今年也是看不上花了,却没想到它居然开得这么迟。

这说来奇怪,但想想也不算太奇怪。这盆兰是襄荷用杂交的种子播种而成,至今没开过一次花,眼前这一枝花葶不仅是今年的初花,也是这整盆兰自出苗以来的初花。对于初花,向来不能以标准视之。

想到此襄荷便释然了,美滋滋地看了花芽好一会儿才洗漱去了,等兰郎中和刘寄奴起来,又跟两人献宝了一番。兰郎中摸摸脑袋,有点搞不明白闺女为啥那么高兴,院子里还种着一大丛兰草呢,年年开得花枝簇簇,也没见襄荷这么高兴过。

襄荷听了他的疑问,便将兰花播种繁殖有多艰难给说了一遍,再说这丛兰还是杂交之后播种的,难度更加上升。如今这杂交播种兰居然要开花了,襄荷自然高兴又得意。

听了解释,兰郎中十分真诚地夸了句“我闺女真棒”。襄荷不禁夸,兰郎中这么一夸,她原本快要翘到天上去的尾巴便不好意思地垂了下来,红着脸说了句“也没那么棒”。结果却引得兰郎中与刘寄奴两人不约而同的善意嘲笑,她佯作发怒,罚两人负责今日的早餐,然后自个儿又乐颠颠地跑去看新发的花芽儿去了。

不过,心情还是因此而愉悦了一整天。

说好了开医馆,便没有再耽搁,接下来几日襄荷拉着兰郎中和刘寄奴跑遍襄城和秀水镇,找中介看了许多要租赁或卖出的铺面,到最后分别在襄城和秀水镇看中了一处铺面。

襄城的那处铺面离帽儿街很近,每日人来人往比肩继踵,客流量是不用愁的。房子分前后两部分,前面靠街的铺面四米来宽,里面原本是做食肆的,桌椅摆设都算不上精致,且因用了许久都已磨损破旧,兰家要开医馆少不得要再定做些家具。而后面则是个堆放货物和住人的小院,住人的房屋只有两间,是低低平平的小砖房,加上巴掌大的一块儿院子,实在算不上宽敞。

但就是这处地方,却要价二百两银子。这把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小富婆的襄荷吓了一跳,但想想这里的地理位置便也明白了,这处铺面金贵的不是房子,而是靠近帽儿街的地理优势,若是能招徕住顾客,这地方绝对能日进斗金。襄荷有些意动,便与房主磨了半天,但不管她怎么磨,房主也只肯将价格降到一百八十两,再降便决计不肯了。襄荷便知道,这差不多就是最低价了。

而另一处铺面,则是在秀水镇唯一一家的粮铺旁边,原本是做绸缎庄的,老板经营不善便想盘出去。这处地儿比城里那处宽敞许多,前厅能并排放下两个大药柜,还可以辟出一块给病人休息等待的地儿。院子里住人的房间也比城里那处宽敞许多,坐北朝南的卧室恰好三间,卧室对着的院子十分宽敞,且地面上也不像城里那处铺了石板,襄荷若想继续种花种草的话,除非将花草都还留在秀水村的老家,或者选择镇上这处做医馆,不然只能把城里院子里的青石板都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