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2 / 2)

“大长公主怎么说?”野利花花蹲过来问。

“刘指挥和杨计相。”穆耀喃喃地念出这两个人的名字。

其实纸条上面写的字蛮多的,总之就是说倘若有一天他行动不便,可以联络刘指挥和杨计相,这二人堪用,也十足可信。

这是平安预料到他入京后会有寸步难行的时候,虽没猜到具体情况,可也预测到了这个局面。

前世,自然是没有这些事发生的,所以并非平安预先得知,而是全凭判断。

这让他感觉自愧弗如,却也更衬得平安聪明难得,让他无法从心中割舍了。

“拿着这个,想办法见到刘指挥或者杨计相。”穆耀沉吟片刻,摊开手掌。

掌心中,躺着一枚刻字的白色玉扣。

这枚玉扣是锦囊中的,与纸条在一起,明显是相互通信的信物。就算在朝上,他和杨计相,刘指挥明显是同一战线的人,可政治斗争复杂,敌友难分,仅凭几句话,几场争执是无从判断彼此是朋友还是敌人的,必须有更可靠的证明。

“悄悄的,记得要甩开各色盯梢的人。”穆耀嘱咐。

“放心吧花三哥,我虽没多大本事,甩开狗鼻子却是一绝,从前我曾深入过大夏做斥候呢。不信,您问花花哥。”那人拍着胸脯,十分地自信,然后大声嚷嚷道,“还要得心楼的酒啊,哎哟我的哥哥,你怎么不早说,非要罚我两趟。但那酒可是十分贵的,我手边……”

“尽管去你的,花三哥可是侯府的公子,还差你银子不成。”野利花花配合良好。

于是一出戏就这样继续唱下去了。

而此时,远在西北的赵平安追随着穆远的大军,不断的撤退。赵平安训练的军医和护理人员,还没派上大用场。因为所有大江兵都是闻风而逃,没有和大夏军正面对刚过。

仗打成这样,连很多老将都有点郁闷或者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了,赵平安却还很平静。

她坚信穆远。

哪怕穆远再没有讯息给她,哪怕大江军一路溃败,似乎都被追击得丢盔卸甲了,她还是坚信他。

但这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她深知穆远为此费了多大的力气,说是殚精竭虑也不为过。他布置了这么久,安排得那样周密,几个月来连觉也不曾好好睡过,难道是做无用功吗?是给别人看的吗?

第493章 毕其功于一役

赵平安了解穆远,所以知道他绝对不是这样。

而以穆远的头脑和战争艺术来说,也不可能一弱至此。不然,怎么配长胜将军四个字。

其实反过来想想,大夏军看似强大,简直是摧枯拉朽的局面,但金耀也是骑虎难下,只能进,不能退,未必好受。

在时候战争在进行过程中,局面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了。一切,要看临场发挥和之前的周密准备,哪有那么多曲折?

就像下棋,举手无悔。

“咱们这是往哪儿走?”阿英,阿米,阿鹏三大贴身侍卫看赵平安盯着地图好久,忍不住问。

“这条河,是古河道,名为土延水。沿着土延水下去……”赵平安纤细的手指划过一条细线,一直向南,向南,最后定在一个黑点点上。

“清涧城?”阿英看了看地名,扬眉。

“没错,就是这儿了。”赵平安点头。

大夏兵强马壮,尤其马匹优秀,大江则步兵居多,还有部分沿岸水军。她记得穆远对她说过,清涧城虽小,却是这一条西南之线的关键所在。因为再退,后面就是一马平川,有好战马的一方就会占据巨大优势了。

而且从清涧的山川地貌来看,特别适合排兵布阵,以弱胜强。

大约,就是这儿了吧?

那么如此且战且退的话,顶多还有十来天……

只希望绥德军在东北那边争气些,别让高丽小国插了刀子,威胁到西北的战事。

这一仗必是绝大阵仗,无论如何,都会毕其功于一役!

“穆大将军那边有什么消息?”她皱眉问。

“听说朝廷要穆大将军撤退,京里也会派大使来议和。”阿英回道。

“哼,老套路,早想到了。这帮子人,也没点新鲜路数了。”赵平安哼了声,“但穆远必然不肯。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算朝廷下旨,也可以推说没有接到,或者战事太紧张,暂时不能回转的。”

“可是朝中发下来的不是圣旨,而是金牌。”阿米补充道。

赵平安吓了一跳。

金牌!

那可是比圣旨还强大的命令!

“听说至今已经连下了十二道。”阿鹏又补充。

三名侍卫忧心忡忡。

十二道!赵平安也惊了。

连下十二道金牌,她从前只在小说演艺和评书里听过。

在她所听的故事里,这样被针对的只有民族英雄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