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2 / 2)

八零年代活神仙 词酒 3074 字 21小时前

要是他们支起耳朵认真听就能听懂另外一种语言,那养猫几十年的人绝对能够听懂喵喵叫了。

顾玄芝讲了好大一通之后,她瞅着那些记者们可怜无助还有些懵逼的眼神,尴尬地咳了一声,问,“你们能听懂吗?”

记者们集体苦笑。

能听懂才怪!

你自个儿说得那么嗨,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受,现在才想起我们来了?

有基础的人只能听懂三五个单词,没基础的人则是全程懵逼。

顾玄芝都不用听这些人亲口说回答,她看着这些人那懵懵懂懂的眼神就知道这些人没听懂,无奈地叹了口气,掏出新时代掌机来,问,“你们都有新时代掌机吗?有的话拿出来调到全球通系统。”

“全球通系统里面有个语言自动翻译的功能,效果我没试过,但是我相信新时代集团的研发能力,就如相信我们鱼龙主题公园的风景以及下洼风景区招待所的美食服务一样。”

不着痕迹地给自己名下的两个产业打了个广告,顾玄芝又麻利地将话题扯回到了访谈中来,“你们可以试试那个全球通系统,看看能不能将我说的话全部都翻译成中文,之后也可以将你们的问题用这个全球通翻译成英文来问我。”

“大家不是都想测试一下我的英文水平么?你们用汉语来问,我用英语来回答,就用新时代掌机中的全球通翻译功能来检验我的英文水平是不是真的,也好给那些机构做一个澄清。”

有人对新时代掌机比较熟悉,掏出来鼓捣了两下就调出了翻译功能,将听筒对准顾玄芝,又转身去帮其他人也一起鼓捣。

顾玄芝见大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才继续开始‘吧啦吧啦’……一场访谈完全就变成了个人炫技,那些媒体记者们看着新时代掌机上翻译出来的东西,一边感慨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边赞叹顾玄芝的英文水平。

这语速,这发音……用机器翻译下来,丁点儿错误卡顿都没有,从头到尾的每一句发言都十分有逻辑,比很多人讲中文都利索。

很快就到了提问环节,听懂顾玄芝全部发言的那些媒体记者单刀直入地问了很多问题。

“顾女士,你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我们调查了你的成绩,发现你能在跨行的情况下,非常快地适应一个新兴行业,还能在那个行业中做出很大的成就来,请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的秘诀?”

“顾女士,都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请问你是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中做出这么多的事情?”

“顾女士,你的英文水平我们已经见识过了,十分优秀,谣言不攻自破。我想借着这次机会问一个题外话,很多人都说新时代集团在海外市场受到冷遇,是因为新时代集团同农妇系列的产品合作之后,将生产成本降低,导致很多国家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影响,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顾女士,据可靠数据,你已经靠着新时代集团敛财上亿,请问你打算如何安置自己的这笔财产?”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不断地被抛了出来,顾玄芝一连听了七八个问题之后,开始回答问题。

“首先回答一个最尖锐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农妇系列的产品导致新时代集团在海外市场的运营受阻。其实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农妇系列的产品为新时代集团带来的弊端远胜于利端,那新时代集团还会同农妇系列的产品保持合作吗?商人逐利,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商人,卫总可是大商人。”

“另外,农妇系列产品是永葆初心的,我们只想做出好的产品,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来,并没有多想其它。自然界存在一条名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既然农妇系列的产品品质更好,价格更低,为什么不选择农妇系列?”

“就算是出于多方面的衡量,那些国家为了保证本国农业产业也好,为了遏制新时代集团在海外发展的势头也罢,这都不会影响农妇系列的产品,因为我们目的很单纯,我们只想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的粮食果蔬、水产肉类。而且我也相信,消费者最终都会站在我们这边,毕竟我们物美价廉。”

“下面我回答第二个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去做出更多的东西。其实答案很简单,少想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多做一些必要的事情,你自然就能用有限的精力做出更多的事情了。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很多人就算听了道理也没办法执行下去罢了。”

“既然明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又为什么要用有限的精力来想这些无用的问题?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拧巴,我只会想,我能不能将粮食的品质再提升一点,将粮食的产量再提升一点,能不能利用这些时间多看点书……这就是我的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这么一更了,第二更也在写,不过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够写出来。

第96章 药膳

问题最终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 同样也是最难回答的。

顾玄芝不想回答那个学习方法的问题, 她可以用自己编出来的那一套方法忽悠杜振华, 忽悠梅丽,但这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她清楚杜振华与梅丽都不会按照她的方法去做。

可万一真有人用她的方法坚持了下来呢?

方法确实是有用的方法,不过想要用那方法做出她这样的成绩, 很难。

难于上青天。

这方法是一个好方法,可很难带给其他人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越是推广, 越容易生出反作用。

可这个问题又不能不回答,顾玄芝仔细斟酌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确实是有方法的, 而且这个方法很简单, 归纳起来之后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尽力理解,多次复习’。”

“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的东西很难保持长久,只有多次复习,才能做到温故知新。大家都很好奇我的方法,其实我自己知道, 我的方法并没有那么神秘, 也没有那种大家想象中的神效,它只是比其它方法更适合我, 仅此而已。”

“从小到大,我就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比其它人要好, 别人背几十遍都不一定能够背诵熟练的课文,我朗读三遍就能背个差不多了。”

“之后我做了更加详细的试验,我先把一篇课文背三次,然后就丢开不管,隔一周之后再去背这篇课文,看自己还记得多少,过一个月之后再回头去背这篇课文,看自己忘记了多少……通过很多次的实验,我得出一个与‘遗忘’相关的规律来。”

“之后所有的学习,我都会遵循这个仅适用于我自己的遗忘规律,将一个知识点学明白之后,每次都要赶在遗忘时间节点前进行复习,这样重复学习四五次,那些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就不会再遗忘了。”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这些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的知识还会发生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诞生出很多看似荒诞,实则很有用处的奇思妙想来……这大概就是活学活用。”

“我的方法很简单,其实就是结合自己的天赋来发现自己的遗忘规律,然后用心去学一门知识,充分利用这些遗忘规律,直到东西能够彻底记住为止。”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分享给大家,虽然我没有做过科学性很强的实验来证明我的这个观点,但我主观地认为,我这个观点一定是正确的。”

那些记者们都支起耳朵等顾玄芝说自己的秘诀,然后便接到了顾玄芝抛出来的大炸弹——“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就像我们通过运动来锻炼自己的体魄,使自己越变越健壮一样。通过一系列的记忆运动,我们能使自己的记忆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之前学农业知识的时候,一个知识点,我差不多需要看三到五遍才能完全记住,可现在学英语以及丹麦语的时候,一个知识点,我顶多学三次,很多知识点都是学两遍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固。”

这个观点在参加访谈的媒体记者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顾玄芝提出这个观点之前,绝大多数人解释自己学习好不好,能不能学会东西,都喜欢将原因归结到‘脑子’上面去。

学习成绩好的人,那便是因为老天爷给他装了一个‘好脑子’,学习成绩差的人,则是因为自己脑子差,记性差,记什么东西都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