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开始写这个文,只想写一个不是恋爱脑的皇帝,没想到写出了一个明君。,更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小可爱的喜欢。这个文是我一篇正儿八经的古代言情文,所以有很多不足之处,小可爱们不嫌弃也是真爱了。
这篇文的不足之处,我会努力改进,希望在下一篇文的时候能进步。
小可爱们下一篇文想要继续看男主言情文,还是想看女主苏爽甜宠文?
第135章
原本以为要十年才能打造出第二个大周的盛世, 没想到却在六年内完成了。
大周的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穿得暖、还能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不管是儿子和女儿都能去上学。
虽然女子不能考科举做官, 但是却能却学校读书。什么女子不才便是德, 皇上很反对这个观念,所以提倡女子去读书。
在京城、苏州府、金陵府这样繁华的州府里, 还有专门的女子学校,让女子能像男子一样去学校读书。
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读书,每个州府还建立了图书馆,免费对老百姓开放。老百姓不可以把书带回家, 但是可以进去看书、抄书。
这一政策, 受到了老百姓和文人学子们高度赞扬。要知道在以前, 书籍是非常昂贵的, 大户人家都有藏书的习惯,他们把家里的藏书视为宝贝, 只供族人观看, 外人是根本看不到的。
但是, 现在有了图书馆, 老百姓们可以随意进去看书,书籍变得没有那么珍贵, 但是对于爱好学习的人来说依旧珍贵, 因为知识是无价的。
在文学方面,景琮还下旨修过书。他也是受到前世历史中的《四库全书》的启发,所以想修一部大周的《四库全书》,供后世的人学习和参考。
对于他这一做法, 文人学子们非常赞成,而且都积极地配合。
关于工业方面,因为在海外带回了橡胶树,有了橡胶,一些简单基础的工业就能实现了。
农业方面,产粮一年比一年多,别说国库的粮食堆满了,就连各地的仓库也堆满了粮食,甚至出现了粮食多地坏掉的情况。
景琮这六年来,依旧每天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处理朝政,没有一丝懈怠。大臣们见皇上勤勤恳恳,哪里敢放松,也是兢兢业业地为百姓造福。
一般来说,国家变得富裕了,大臣们不仅会放松懈怠,还会贪污受贿,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国家富裕了,景琮给官员们的福利也变好了,比如说俸禄涨了,每年过节还会赏赐一些好东西。如果官员们做出了什么好成绩,景琮不仅会大力夸赞,还会给他们奖金。
大臣们的日子好过,又变得富裕,他们还贪污受贿什么。不过,自古以来,贪官是杜绝不了的,也是杀不完的,但是景琮对于贪官的惩罚是比较严苛的。
大贪官直接砍头,小贪官就被罚去做苦役,比如说让他们去采矿、下田插秧、种地种菜等,他们什么能赚到他们贪污的银两,他们就能什么时候无罪释放。如果一辈子赚不到他们贪污受贿的钱,那他们就要做一辈子的苦役。
老百姓们觉得这个处罚好,就该让这些贪官亲自体验下赚钱是一件艰难地事情。
这段时间,京城里非常热闹,因为马上就要到万寿节了。
今年是景琮三十七岁的生辰,是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辰。有一句俗话叫男人三十七一个劫,意思就是男人三十七岁的时候会有一个劫难。所以,男人三十七岁生辰的时候,家里的人会给他办一个热热闹闹的生辰宴,有的人家甚至会请法师做法会,或者去寺庙和道观为男人祈福。
关于景琮三十七岁生辰,太后和皇后她们十分重视,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老百姓们担心景琮,也在半年前就开始在寺庙或者道观里给皇上请长生牌。
为了让皇上能顺利地度过三十七岁的劫难,老百姓们还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去寺庙或者道观里烧香祈福,求佛主和神仙们保佑他们的皇上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养心殿里,景琮正在二皇子下棋,不对,正在和太子下棋。
今年年初,景琮就封了刚成年的二皇子为太子。这些年太子在杜天明的调养下,虚弱的身体慢慢变好。如今他的身子不仅恢复了正常人的康健,而且还变得强壮。
太子的身体变得强壮,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景琮督促他每天锻炼身体。
太子小时候只有三分像景琮,长大后有了五六分相似,尤其是他的一身气度有景琮的七八分影子。
一开始,景琮立二皇子为太子,遭到很多人反对,毕竟二皇子不是嫡子,但是二皇子不仅天资聪颖,还十分优秀果断,让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们都闭嘴了。
大臣们不反对的原因,主要是去年江南发洪水,景琮派二皇子去赈灾,处理地非常好,得到了江南的老百姓和官员们高度称赞。
“父皇,各国使节陆陆续续来到京城了。”
“朕最讨厌过生辰。”景琮微微皱起眉头,颇为嫌弃地说道,“闹得慌。”
太子了解景琮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他自己也不喜欢这种情况。
“三十七岁的生辰有什么好办的。”景琮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可是太后和皇后却十分重视,非要给他办一个热闹的生辰宴。
“父皇,您的三十七岁生辰,不止祖母和母后重视,就连老百姓们也十分看重,他们希望能您顺顺利利地度过三十七岁的生辰。”
“这是莫须有的事情。”景琮是不相信这种事情,“不都说朕是真龙天子么,怎么可能度不过三十七岁的生辰。”
“父皇,祖母和母后也是关心您。”
就在这个时候,三皇子带着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来养心殿给景琮请安。
三皇子如今九岁,四皇子八岁,五皇子八岁,六皇子七岁、七皇子五岁。
“儿臣给父皇请安,给太子哥哥请安。”
看着几个萝卜头的儿子,景琮眼里闪过一抹笑意,“都起来吧。”
“谢父皇。”
“刘尽忠。”
“奴才在。”
景琮见几个小萝卜头热的满脸大汗,笑着对刘尽忠说道:“给他们几个端来冰酸梅汤。”
“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