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节(1 / 2)

骆竣的信,给了俞显提示。

会是高位嫔妃吗?

应该不是。

先帝当年很看重大皇子,程蓉这事儿出了之后,差不多算绝了大皇子继位的可能性,一个储君被毁了,以先帝的性格,岂会放过背后捣鬼之人?

可惠妃和宁妃,宫里那些儿子有希望当太子的高位嫔妃,谁也没有因此失宠。

只有大皇子的生母,淑妃倒霉失了宠。

就算先帝查出来想包庇幕后凶手,涉及到柔嘉,福贞长公主也不会善罢甘休。

先帝查不出来,长公主查不出来,大皇子倒了霉……那个将大皇子引到昏迷的程蓉面前的人,一定是在宫里存在感非常低的,低到先帝和长公主、淑妃这些人调查时,下意识就会忽略。

不是嫔妃,会是宫人吗?

涉事的宫人都被处死了。

如果不是嫔妃,不是宫人,还能居住在宫里的,只有未成年的皇子和皇女。

不知为什么,俞显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五皇子”三个字。

五皇子现在是蜀王了,是当今天子同一辈兄弟中,封了亲王至今还滞留在京城不去封地的。

程卿之前就让俞显留心蜀王。

以前的蜀王是什么样?

俞显对蜀王最初的印象,是千秋宴。

蜀王就是个小可怜。

经常被四皇子欺负。

可蜀王还是五皇子时,第一次担当重任,处理淮南赈灾事宜,又当了督军参与长巾贼平叛,却也一点乱子都没出。

虽然信任程卿,同样信任程知绪,程卿和程知绪都听从蜀王的调度。

就连俞显自己,都觉得蜀王十分平易近人,亲和中不失皇子的威严……这么厉害一个人,怎么会是小可怜呢?

就算生母还捏在宁妃手里,以蜀王的智力,想坑死四皇子也不难啊!

蜀王可以不用过得那么卑微,偏偏甘愿给四皇子当了多年的跟班。

蜀王的问题不在于宁妃和四皇子打压,就算没有宁妃母子,蜀王的生母原本只是宁妃宫里的一个宫女,大魏讲究子凭母贵,皇后生的嫡皇子比嫔妃生的皇子尊贵,出身名门的嫔妃又比家世普通的嫔妃强。

最次就是宫女出身的嫔妃。

宫女是皇宫里的奴婢,是伺候人的,这样卑贱的女子,先帝起了兴致会临幸,却不可能真正宠爱,蜀王的生母多年不得晋位,不仅是宁妃的阻拦,还有先帝个人的意志。

先帝就不想让出身卑微的女子身居高位,蜀王的生母才一直是个婕妤,死后才被追封为康妃。

和蜀王一样出身的,还有鲁王。

贤太妃出身也非常低微。

但贤太妃是潜邸时就成了先帝的妾室,得了先帝的信任,这才能位居嫔位。

排在蜀王前面的,从大皇子到四皇子,个个生母都比赵婕妤强,蜀王纵是表现的优秀,先帝也不会让他做太子,蜀王不想当隐形人,但在前头几位皇子没倒霉前,他不得不韬光养晦——

所以,将大皇子引去侵犯程蓉的人,为什么不能是蜀王?

反正大皇子倒了霉,四皇子倒了霉,三皇子倒了霉,只有蜀王好好的。

如果不是当今天子被先帝从民间寻回,如今继位的很可能就是蜀王!

谁得利最大,谁就最有嫌疑。

这件事,他得告诉程卿。

俞显没怎么考虑就做了这个决定。

至于第二封信,则是从山东寄来的,俞夫人催促俞显成亲,说家里已替俞显物色了一贤惠女子,俞显要是没空回山东老家,俞家可以把人送来西北成亲,女方家里是同意的……这也太轻率了!

别说他心里有人,绝不会娶别的女子,纵是心中无人,他也不会娶一个从没见过的女子。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重要,他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

只为了尽孝,就委屈自己,俞显不是那样的大孝子。

家里催他娶妻,不就为了抱孙?

俞显铺开信纸,提笔就回家书,建议俞夫人现在可以着手在族里物色,看谁家儿子生得多养不起,过继到他名下。

若俞家没有合适的孩子,西北战场上有许多孤儿,他收养几个带在身边,不仅解决了将来无人送终的问题,还做了好事。

咦,越说越觉得这个法子好。

俞显给程卿写信时,就在信里提了提:

“你缺不缺儿子,我替你也养个?”

——儿子是宠物吗,可以随便帮忙养个的?!

第775章 :你该出京去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