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七 为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劳(2 / 2)

关于拆分肢解掉荆州学业堂,并且把学业堂里的雄厚师资力量调派到各地,充实各教育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的事情。

这件事情或许会在荆州造成一定的反响,引起一些人的抗议,但是没用。

郭鹏决定把荆州学业堂里非荆州户籍的学子全部迁回原籍。

然后把那些学业堂内的大师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收拾收拾扔到其他地方去。

比如并州,比如幽州和平州,比如凉州,比如云州和交州。

这些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的地方,很需要这些孔夫子的传人们前去发扬光大孔夫子的教育精神,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

他们既然言必称子曰,那么自然要遵从孔子的教育精神,前去教化天下,天南地北走一走,把教化传播各方天地。

绝对不能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过于蛮荒或者说苦寒就不去,绝不能因为面的人都是穷乡僻壤的未开化的野人就不去。

难道说我佛不渡穷逼,夫子也不教育穷逼吗?

难道孔夫子的教育理念仅限于有钱人,而不包括广大劳苦的人民群众吗?

那是皇帝所不能允许的。

他们要体面,就协助他们体面,他们不想体面,那就帮他们体面。

你们不教,那就要逼着你们教,帮你们提高思想认知,帮你们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盛大的宴席之后,郭鹏留下了荆州名士、学业堂的领袖们,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荆州名士之首庞德公,还有旅居荆州的颍川名士司马徽。

这三人是荆州学业堂的领袖,也可以算是荆州士人们最后的众望所归,当初跟随蔡瑁、蒯越等人一起投诚,得以存活。

后来的历次政治风暴他们都躲在荆州学业堂内,没有受到冲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学业堂成为了荆州士人的避风塘一样。

这种事情虽然为郭鹏所不喜,却也不得不承认,某种意义上来说,荆州学业堂还就真的成为了士人们的避难所,教育出了魏帝国最后的精英士人。

这并不符合魏帝国的利益。

所以这场商谈会,郭鹏对这些士人们的领袖们提出了一些小小的要求。

请他们离开荆州,各自带领荆州的一部分师资力量前往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

名士们当场愣住。

“教化万民是儒门学子的天职,是孔夫子最大的心愿,我等后人身为孔子门徒,更应该为孔子继承未竟的事业,也要为后人做一个榜样,不能让后人觉得我等孔子门徒只会说,不会做。”

郭鹏笑着说道:“如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正是文治大兴之时,孤开科举,广招天下人才,却也不得不考虑天下是否能培养出足够的孤所需要的人才。

像云州,交州,平州,幽州,凉州,并州,漠州以及西域之地,这些地方人口少,交通不便利,发展迟缓,多为苦寒之地,缺少学宫、学校,更缺少名师。

光有书,有学宫学校还不行,得有名师,没有名师,又如何能教导出优秀的学子呢?孤从洛阳调派了不少名师前往这些地方担任学官,广播教化,奈何势单力薄,人数稀少,不足以改变当地蛮荒的局面。

值此时刻,孤想起了你们,荆州学业堂教授出来的学子之优秀,冠绝天下,历年来的科举考试,荆州学子都能名列前茅,荆州学业堂的水准,自然也为天下人所认同。

所以,孤以为,若是由你们各自前往那些蛮荒之地,广播教化,使当地蛮荒之人受到中原教化,则布道天下之事业,肯定可以很快完成,孔夫子的心愿也能了了。”

郭鹏一番谈话之后,士人领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是藏不住的惊慌失措和绝望。

“陛下……陛下的意思是……要我等前往这些蛮荒之地,广播教化?”

“那是自然,孤倒是想去,但是孤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不能只是做一个老师,尔等则是成名已久的名师,尔等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能让当地蛮荒之人心悦诚服。”

郭鹏笑道:“既如此,你们都算是为魏国,为孔夫子的理想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你们的行为。你们的努力,必将万古流芳!”

反正吹牛不上税,高帽子使劲儿往他们头上戴。

不答应?

闹别扭?

那可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让你们去你们不去,到时候命令你们去难道就好看了?

提前跟你们说,是给你们最后一点面子,要是这个面子你们不要,那就别怪我用行政命令强迫你们去了。

皇帝隐隐有这样威胁的趋势。

他绝对干得出来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相信。

好在这也就是一次商谈,而不是具体的命令,貌似还有转机。

于是这场茶话会结束之后,黄承彦等三人立刻找到了蔡瑁,还有随着郭鹏一起巡视天下的南书房侍读庞统。

庞德公的侄子,庞统。

“这件事情是陛下亲口所说,我等听了都胆战心惊,我等历年来奉公守法,没有丝毫僭越之处,怎么就落了这么个下场?”

庞德公满脸仓惶:“德珪,士元,陛下所说的事情,会变成现实吗?我等难道真的要去那些蛮荒之地传播教化去?不会吧?”

蔡瑁就不说了,一早就知道这个事情。

庞统则是眉头紧锁,犹豫来犹豫去,庞统看了看蔡瑁,蔡瑁也看了看庞统。

按照他们对皇帝的了解,这个事情不变成现实才是最奇怪的事情。